一、堅定不移走依法治網之路
二、夯實網絡空間法制基礎
(一)建立網絡權益保障法律制度
(二)健全數字經濟法治規則
(三)劃定網絡安全法律紅線
(四)完善網絡生態治理規范
三、保障網絡空間規范有序
(一)保障個人信息權益
(二)保護網絡知識產權
(三)規范網絡市場秩序
(四)維護國家網絡安全
(五)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四、捍衛網絡空間公平正義
(一)創新網絡司法規則
(二)探索網絡司法模式
(三)維護網絡司法權益
五、提升全社會網絡法治意識和素養
(一)拓展“互聯網+普法”新模式
(二)普及網絡法律法規
(三)面向重點對象開展網絡普法
(四)強化網絡法治研究教育
六、加強網絡法治國際交流合作
(一)積極參與規則建設
(二)廣泛開展交流合作
(三)努力搭建對話平台
結束語
前言
互聯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互聯網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對監管和治理形成巨大挑戰。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世界各國共同的追求。實踐証明,法治是互聯網治理的基本方式。運用法治觀念、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推動互聯網發展治理,已經成為全球普遍共識。
自1994年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中國堅持依法治網,持續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推動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進入新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將依法治網作為全面依法治國和網絡強國建設重要內容,努力構建完備的網絡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網絡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網絡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網絡法治保障體系,網絡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網絡立法、網絡執法、網絡司法、網絡普法、網絡法治教育一體推進,國家、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網民等多主體參與,走出了一條既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又有中國特色的依法治網之路。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不僅有力提升了中國互聯網治理能力,也為全球互聯網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為全面介紹中國網絡法治建設情況,分享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的經驗做法,特發布此白皮書。
一、堅定不移走依法治網之路
中國順應全球信息化發展大勢,立足中國互聯網發展實踐,將網絡法治建設融入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不斷深化對依法治網的規律性認識,在探索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網絡法治道路。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凝聚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網絡法治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充分尊重網民交流思想、表達意見的權利,堅決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活動,構建網絡空間良好秩序,營造安全、公平、健康、文明、清朗的網絡空間。
——堅持促進互聯網發展。依法治網的本質,是為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保障,而不是束縛互聯網的發展。中國將依法治網作為基礎性手段,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提升數字政府建設法治化水平,依法推進數字社會建設,引領、規范、保障數字中國建設高質量發展。堅持發展和安全同步推進,筑牢網絡安全防線,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量。
——堅持立足國情。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立足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網民數量最多的基本國情,針對中國網民規模巨大、企業平台眾多、產品業態豐富的實際情況,適應法律主體多元、法律關系多樣、法律適用場景多變的特點,堅持處理好發展和安全、自由和秩序、開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務的關系,深入研究網絡法治前沿性、全局性重大問題,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制約互聯網發展的瓶頸問題,找出互聯網健康發展的中國答案。
——堅持創新引領。互聯網因創新而生,因創新而興,網絡法治尤其需要創新。中國全面把握網絡空間治理面臨的前所未有的艱巨性、復雜性,前瞻性應對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風險挑戰,推進網絡法治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等全方位創新。完善和創新算法、區塊鏈等新技術新領域規則,努力填補重要領域制度的時間差、空白區,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創新網絡司法模式,以創新引領網絡法治實踐,全面提升互聯網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