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结合发展是刚需,未来呈现两大趋势

来源 《生态重塑 区块链+隐私计算一线实践报告》。从2021年底开始,区块链爆火,区块链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技术,
摘要

在研究隐私计算的发展趋势时,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入局隐私计算的公司当中,有不少是有区块链背景的公司。

这引发了我们的好奇——

从2021年底开始,区块链爆火,区块链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技术,未来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虽然后来的发展证明,区块链的爆火当中有相当大成分是泡沫,但是从2021年至今,区块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2021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至此,区块链上升至国家战略。

其次,从区块链企业发展上看,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共有120810家企业在企业名称/曾用名、经营范围或产品资料等工商登记信息中含有“区块链”字样。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粤琼闽、鲁苏浙和陕川渝为代表的区块链企业三大聚集区。

再次,从区块链产业应用端上看,区块链主要分布于行业应用、拓展性技术及解决方案、区块链底层基础建设三大领域。行业应用端,金融应用和政务民生居多,同时还涉及医疗、农业、教育等多个实体领域,以及NFT和元宇宙等新赛道。

与此同时,隐私计算也在飞速发展。作为目前可以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唯一技术解,隐私计算可以平衡数据利用与数据保护的矛盾,被认为将成为未来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

2021年是隐私计算规模化落地元年,隐私计算正在进入金融、政务、医疗等领域的真实商业场景。

这两种被认为会改变未来的技术为什么会结合?二者结合会改变什么?这是我们想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报告【生态重塑:区块链+隐私计算一线实践报告(2022)】通过对10余家国内外代表性公司的深度访谈,对目前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相结合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报告认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结合是必然,二者互为刚需。没有隐私计算,区块链无法解决隐私保护问题,无法为更多数据源提供服务;没有区块链,隐私计算无法解决数据确权与利益分配问题,多方数据协作难以达成。

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结合,未来将形成大规模数据流通网络,推动数据资产化的发展。同时,将使得全社会重新确定数据权责以及利益分配机制。

目前,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的结合尚未大规模推开。报告认为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因为二者结合主要是解决多方数据协作的问题,目前实际需求尚未爆发;另一方面是因为二者结合涉及到新商业模式的形成、权责与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更多的时间。

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结合的应用要大规模落地需要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全社会数字化程度的提升;二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三是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数据交易商业模式的形成。其中,前两个条件更为关键。

最后,报告指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的结合当中,还有两个重要趋势:

1、国产化的趋势

区块链+隐私计算的应用,涉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未来将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关乎网络空间主权、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利益的重要方面,因此这个领域的国产化是未来趋势。

在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应用的国产化当中,软件的国产化是相对容易实现的。难点在于硬件的国产化,其中最难的部分是芯片的国产化。

这一部分的发展,与信创领域的发展相关。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其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创涉及到的行业包括IT基础设施:CPU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各种云和相关服务内容;基础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OA、 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流版签软件;信息安全: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

在区块链+隐私计算领域,目前已经有企业在尝试产品的国产化。例如,前文提到的,蚂蚁链自研了密码卡、隐私计算硬件以及自研可信上链芯片,同时还推出了摩斯隐私计算一体机。创业公司如星云Clustar、融数联智也在进行相关国产化硬件产品的研发。

2、软硬件技术相结合、更多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

目前,在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相结合的实践中,也呈现出了软硬件技术相结合、更多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

这主要是缘于几方面的需求:

第一,是加强数据安全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