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内蒙古自治区政法大数据办案平台运行以来,东河区法院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要求,采取多种工作措施,全面推广政法大数据办案平台应用工作,截至2023年3月15日,通过大数据平台共受理刑事案件47件,实现办案材料全扫描、办案信息全共享、办案业务全覆盖、办案流程全监督,真正实现了线上办公、智慧办公。
多措并举
确保平台有效落地
一
提前谋划,有序安排,确保平台顺利使用并开展协作工作。东河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政法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积极参与政法大数据平台推进工作,突出抓好组织保障、部门联动、培训测试、安全保密等重要关键环节,形成了各部门共同协作的运行模式,确保网上协同办案畅通规范。
二
注重衔接沟通,积极反馈问题,推动平台运行逐步完善。东河区人民法院加强与公安、检察院的沟通协调,就案件推送、接收、反馈、电子卷宗制作等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解决、达成共识,确保平台正常运行。
赋能深化
充分发挥平台优势
政法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对于提升司法公信力,实现节能减负,增强办案质效有重要意义。过去,政法机关办案均使用各自平台,互通难度大,法院收到检察院移送的卷宗需要重新扫描制作电子卷宗,费时费力。现在通过政法大数据平台,东河法院同其他政法机关之间的电子卷宗、法律文书等办案信息能够及时、快速流转,实现了卷宗、法律文书一次录入、多次利用,节省了时间和人力、物力,工作效能取得了质的飞跃。
下一步,东河区法院将依托政法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加速办公线上化、数字化进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素 材|李牡丹
编 辑|李鹏飞
审 核|王 雪
原标题:《【双创双一流】打造政法大数据平台 跑出大数据办案“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