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长的枯燥里,藏着盛大的诗意”,有人这样描述汉语言文学专业。那什么样的语言能描绘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生活呢?——“当晦暗散尽,终星河长明”无论是题海还是教学,星河长明的前奏都是无尽的黑暗。过去的两年间,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2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同学们日复一日在晦涩的题海中浮沉,新学期伊始,他们便坠入教学的星河中。
结合“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贯彻“学生中心”的育人理念,糅合“以赛促教”的育人思想,2022年暑假及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1、2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与合肥市刘娟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对202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开展了为期4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见习活动,主要从书写、朗诵、微课、教具、现场授课这5个方面展开。短短4周,学习通学习次数累计达6133次、提交作业245次、日记打卡549次,线上专家讲座2场、线下集中答辩2场等等。真正做到了线上线下混合。
图 教育见习通作业展示
暑期,该院系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线上书法、朗诵以及微课比赛,同时下发了教具设计的任务。采用比赛的形式开展相关见习,能够激发同学们的胜负欲,使之更加投入于作品的打磨之中。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天,王磊老师主持开展了教育见习的启动仪式和活动说明。会中,王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中的许多人本微末凡尘,却心向天空。“你所看到的惊鸿,都曾被平庸磨炼”,学长学姐们的例子让一位同学这样感叹。相信正是这些平凡却努力的身边人,激励着同学们在未来两周的教育见习中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不断奋斗,砥砺前行。
图 学习通学生感悟及教师回复
短暂的会议之后便是为期一周的小组授课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不同于以往的坐着听,同学们摇身一变,成为课堂的主讲人。四天的时间内,同学们观摩优秀教师作品,观看同班同学讲课,对照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感受并体悟一堂精品课背后的汗水,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中带着点稚嫩的“小老师”。
8月31日下午,同学们开始展示,王磊老师、管梅老师以及2021级优秀的学长学姐应邀担任评委,从PPT设计、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和台风语调等方面对每位同学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其中,王磊老师还借助一道例题,向同学们示范如何备课与讲课能够更加引人注目。经过老师的示范和点评,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深有感触,在学习通的每日打卡区对自己的讲课表现进行了深刻反思。
图 小组授课过程及学习通评论区展示
9月4日,合肥市刘娟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合肥四中周赛龙老师作“中学教学论文写作感悟分享”的专题讲座; 9月5日,合肥市刘娟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学员、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优秀教师周纬老师分享主题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讲座。其中,周纬学姐系合肥学院2021届优秀毕业生。两位专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有力引导了师范生对教育教学行为加以思考总结,不断提升教学论文写作和教育教学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执教过程中能科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图 专家讲座及学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