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Cap:助力5G应用“轻装上阵”

RedCap,“小”5G有哪些“大”能耐? 作为“轻量级”5G 技术,RedCap自诞生以来备受产业关注。 日前,上海联通携手华
摘要

RedCap:助力5G应用“轻装上阵”

RedCap," 小"5G 有哪些 " 大"能耐?

作为 " 轻量级 "5G 技术,RedCap 自诞生以来备受产业关注。

日前,上海联通携手华为、百度 Apollo 完成了全球首个运营商的 5G 物联 RedCap 连片部署实验局验证。不仅有效验证了 RedCap 在车载端的终端能力,进一步扩充了 RedCap 的场景落地,也为加快 RedCap 生态成熟和商用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那么,究竟什么是 5G RedCap? 对 5G 发展又有哪些影响与推动 ?

" 轻量级 "5G 技术

2021 年 3 月,3GPP 正式通过了 NR RedCap UE 标准化 ( 即 Work Item ) 项目的立项,针对速率、时延要求不高的 5G 应用场景,3GPP 推出这一标准协议,旨在全面提升 5G 网络质量和覆盖率。

RedCap ( Reduced Capability ) 中文直译" 降低能力 ",即轻量级的 5G 终端,从技术和应用特性上看,RedCap 主要针对在带宽、功耗、成本等需求在 eMBB 和 LPWA 之间的应用。它的带宽和通信码率低于 eMBB,却又远高于 LPWA。它的功耗和成本高于 LPWA,却又远低于 eMBB。

RedCap:助力5G应用“轻装上阵”

而为了缩减 NR 终端的成本,RedCap 支持 FR1 20MHz、FR2 100MHz 的带宽,接收天线数目减少低至 1 或 2 根,调制阶数也由原来的 FR1 256QAM 必选降为 FR1 64QAM。同时,为了克服低天线数目带来的覆盖问题,RedCap 终端也支持 R17 覆盖增强技术。通过引进 separated initial BWP, 可有效实现 RedCap 终端和 non-RedCap 终端的友好共存。

今年 6 月,3GPP 宣布 5G R17 版本标准冻结,标志着 5G 第二个演进版本标准正式完成。也意味着 RedCap R17 标准化完成。

随着 3GPP R17 RedCap 标准的冻结,业界对 RedCap 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如何将 RedCap 技术引入服务于千行百业,则需要明确 RedCap 在 5G 承载体系中的能力定位并探究当前 5G 行业发展的痛点需求,从而结合 RedCap 特性优势,加速 RedCap 产业成熟及技术落地,最终赋能千行百业 " 数智化 " 转型。

场景下的强需求

国际电信联盟 ( ITU ) 将 5G 的三大应用场景分为增强移动宽带 ( eMBB )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 uRLLC ) 和海量机器类通信 ( mMTC ) ,其目标分别为提升网络峰值速率、提高通信可靠性及响应速度、实现万物互联。

RedCap:助力5G应用“轻装上阵”

其中,eMBB 旨在满足人们对多媒体业务、服务、数据的获取及交互需求,应用场景包括手机、4K 高清视频、虚拟现实 ( VR ) / 增强现实 ( AR ) 、远程教育等 ;uRLLC 对系统的吞吐量、时延、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典型实例包括工业生产过程的无线控制、远程医疗手术、自动车辆驾驶、运输安全保障等 ;mMTC 则是大规模物联网部署与应用,这类设备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小、时延敏感性较弱,同时还要兼顾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主要用例部署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

然而,面对 5G 落地应用,虽对 eMBB、uRLLC 和 mMTC 都有完善的标准,但对处于三者 " 中间地带 " 的需求却仍是一片空白,这就使得 5G 的网络能力并不能全面覆盖所有无线场景。

智联安科技市场销售高级副总裁王志军表示,RedCap 的出现正好补齐了此前缺失的 " 中间地带 ",为众多场景应用铺平了道路,如工业传感器,虽然承载的数据量很小,但对时延的要求很高 ; 监控摄像头,虽然数量很多,但还远远达不到 eMBB 的级别。

对此,IMT 2021 ( 5G ) 推进组对 RedCap 寄予厚望,全力推动产业成熟,计划 2022 年完成应用场景与关键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测试规范制定、开展关键技术测试 ;2023 年面向商用需求,制定终端、系统设备规范及测试规范,开展端到端测试和互操作测试。

聚焦中国,5G 商用三年以来,各行各业的 5G 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广泛分布于 2B 类行业应用和 2C 类个人消费领域,其中行业应用主要包括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视频监控、电力、物流、港口、农业、医疗等众多领域。

同时,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的《5G 应用 " 扬帆 " 行动计划 ( 2021-2023 年 ) 》明确指出,加快弥补产业短板弱项,加快轻量化 5G 芯片模组的研发及产业化,进一步提升终端模组性价比 ; 实现 5G 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 200%。

华为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 RedCap 已获得了多方的关注和大力投入,共同推进快速的商用成熟,包括电力、智慧城市、安防和工业制造等行业推动 RedCap 在具体应用场景、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的定义和适配。

记者了解到,近期,业界针对 RedCap 的商用化和增强标准演进迎来了一些显著进展。

中国IDC资讯网,是IDC产业最具权威性新闻报道中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报道云计算、数据中心、大数据技术应用、云信息安全、IDC服务商,IDC机房,IDC行业分析、IDC主机托管等行情资讯。
Copyright © 2012-2021 IDC311.COM. IDC资讯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